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定义判断
发布时间:2019-11-07 14:23:16 来源:灵鹏教育
1.技术性听众:这类听众很努力地去听别人的话,他们重视字义、事实和统计数字,但在感受、同情和真正理解方面却做得很不够。
下列属于技术性听众的是( )。
A.在开会时,低着头看报纸、眯着眼瞌睡的听众
B.每次听领导讲话总是记录很多笔记,但在执行政策时往往根据自己的意图,与领导意图不一致的听众
C.感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听众
D.只听一些易理解的内容,避开艰难话题的听众
2.责任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将其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向保险公司投保形成的保险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与责任保险定义不符的一项是( )。
A.产品制造商以产品质量问题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而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进行投保形成的保险
B.执业律师因职业原因可能造成他人财产损失而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进行投保形成的保险
C.企业团体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造成雇工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而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进行投保形成的保险
D.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本单位在职职工因意外伤害事故致死、致残为保险标的,进行投保形成的保险
3.领导,是指拥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个人或集团,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通过自身的作用,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预定任务的行为过程。下列所述不属于领导的一项是( )。
A.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人民一致抗日
B.科学家们研究生物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通讯网络系统
C.市委领导成员研究制定政策、方针,并组织动员全市党员贯彻执行
D.组织部门经过考核,决定各岗位上的人选并让其上岗任职
4.超限效应,是指当人们所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时.引起的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超限效应的是( )。
A.小林因为妈妈经常唠叨,他决定毕业后到外地找工作
B.王老师因为儿子意外身亡。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
C.小方因学习成绩不好,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后来她就放弃了学业
D.小华连续加班一周,感到非常疲惫,因琐事与家人大吵
5.定义:
①独白:在画面上看不见人物嘴动,画外却传来他自己表白心境的说话声的画外音。
②对白:剧中角色相互间的对话,是剧本台词的主要部分。
③旁白:台词画外运用的一种形式,是叙事、抒情的重要表现手法。
典型例证:
(1)“看到眼前这一切,老张的心在流血。”一个深沉的男中音从画面外响起。
(2)“我为什么就没想到这层关系呢?”老李痛苦地自责,但画面上的他却一言不发,满脸刚毅。
(3)两小儿辩日,辩来辩去,都不科学。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努力地去听别人的话”,“重视字义、事实和统计数字”,“在感受、同情和真正理解方面却做得很不够”。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低着头看报纸、眯着眼瞌睡的听众,不符合关键词“努力地去听别人的话”,因此不属于技术性听众;
B中听领导讲话记录笔记,与领导意图不一致的听众,符合关键词,因此属于技术性听众;
C中感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听众,有自己的感受和真正理解,不符合关键词“在感受、同情和真正理解方面却做得很不够”,因此不属于技术性听众;
D中只听一些易理解的内容,避开艰难话题的听众,避开难点,不符合关键词“努力地去听别人的话”,因此不属于技术性听众。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D
解析: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的“消费者人身伤害”、B项的“他人财产损失”、C项的“雇工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均属于“民事侵权损害”,符合定义。D项的“在职职工意外伤害”不属于民事侵权损害,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B
解析: 根据定义,领导需要具备的条件是:①拥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个人或集团;②通过自身的作用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预定任务。选项B中科学家并不是拥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个人或集团;科学家们研究生物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等过程当中并不存在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组织的因素,因此不满足领导的条件。
4.答案: B
解析: 超限效应的定义要点是:①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时;②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者逆反的现象。A项小林因妈妈的唠叨过多而去外地,C项小方受到老师的批评过多而放弃学业。D项小华因加班时间长而与家人大吵,均属于超限效应。B项王老师因儿子意外身亡而无法集中注意力是正常的反应,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5.答案: C
解析:步:抓住每个定义中的关键词
独白:关键词强调“画面上看不见人物嘴动”、“画外音”。
对白:关键词强调“角色相互间的对话”。
旁白:关键词强调“台词画外运用”。
第二步:逐一分析例证与定义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