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科举制度相关成语)9月3日
发布时间:2018-09-03 13:42:56 来源:灵鹏教育
灵鹏教育-常识天天记(2018.9.3科举相关成语)
1.金榜题名: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所以中进士称“金榜
2.蟾宫折桂:宫指月宫,所以“宫折桂”指攀折月宫桂花,即比喻科举应试及第。
3.独占鳌头:据说皇宫殿前石阶上刻有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所以“独占鳌头”指中状元,后来比喻占首位或名。
4.五子登科: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三字经》“突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5.连中三元:乡试名叫解元,会试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名的状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6.名落孙山:指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典故:宋朝时,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与同乡儿子一起参加考试,后被同乡间其子有没有考上,答“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为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还在我孙山的后面,即没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