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技巧:命题人眼中的作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11:32:14 来源:灵鹏教育
一、命题形式(以各省题目为例)

通过各省题目发现,近几年在文章写作题的命题上,喜欢给出一句话也即一个观点,让考生结合自身对所给句子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这种命题形式,相较于直接给出题目、给出主题或话题,难度会更大,因为要先正确理解所给句子的内涵,然后抓住相应主题或话题,做到精准审题立意。这类命题形式能很好驾驭,其他命题形式就更容易了。
二、命题要求
通过作文题目可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最显而易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求考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论点的要求
符合题意:不跑题
思想深刻:常见表达:思想深刻/有思想高度/见解深刻/立意高远
思想深刻是指对话题有本质的认识,具体表现为能分析出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能够对概念进行高度的总结概括,能辩证看待事物间的关系。
(二)对论证的要求
内容充实:文章中既要有论点,也要通过论据对其进行论证。
联系实际:不能仅仅局限于材料中的内容,要结合现实生活。
(三)对结构的要求
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常见表达:结构严谨/结构清晰/思路清晰等
申论文章写作一般是议论文文体,其完整的结构可以理解为“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
(四)对语言的要求
语言流畅:既要有句群意识又要有关联意识--词与词、句与句之间衔接自然,段与段之间联系紧密,表达不啰唆。
三、高分范文【作答要求】
四、“给定资料4”中提到,“社会在‘变身’,人也在‘变身’,人与社会相互成就”。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立意明确,内容充实;(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局限于给定资料;(4)字数1000-1200字。
【高分范文】
人与社会相互成就
作为现实个体的人是以社会化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人本身就是具有社会性或公共性的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状况与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人的社会性的存在状况又对社会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社会在发展,人也在变化,人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成就。
社会对人产生作用力。社会是指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由政策施行、发展条件、生态环境、文化氛围等组成,而这些因素对于生活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人有巨大的作用,优良或发达的社会条件对人的聚集和发展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反之,落后或贫瘠的社会条件则对人产生排斥乃至驱赶的作用。十九大之后,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营造了一个绿色、宜居的生产、生活乡村社会空间,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回乡开驿站、建民宿、办艺术空间,这不仅让他们实现了个人的梦想,更带动百姓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因政策推行让乡村发生的巨变,为年轻人实现人生理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更实现了一方百姓的发展,从而孕育着乡村及乡村人更大的变化。
人对社会产生影响力。人是社会最重要的一部分,社会发展程度的高低由人对社会的影响力而决定。在一定的社会空间里,如果人的活跃度低或者人的数量少,则这个社会空间是停滞的、萧条的,如一潭死水;相反,如果人的数量多,而且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则这个社会空间是非常活跃的,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过去的“空心村”变为“文艺村落”“乡野乌托邦”,也在重塑着一个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年轻人聚集到乡村,也带动更多的人才、科技、产业从城市到乡村,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与乡之间流动,在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强化着乡村社会对城市社会的补充作用。
人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成就。人与社会不仅在顺境中相互影响、相互成就,在逆境中更会相互成就。如2022年春天散发疫情导致J省部分纺织服装企业陷入发展困境,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良好运行,在此困境中,政府、企业、协会等组织相关责任人和工作人员齐心协力、迎难而上,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形成合力,化挑战为机遇,带动纺织服装企业成功应对危局,促进社会良好运行,让为之努力奋斗的所有个人成就感满满,更惠及百姓。在发展中,个人难免遇到困难,社会难免面临困境,只要包括个人在内的社会各方各主体在顺应大的社会环境和潮流之下,勇往直前、踔厉奋发,解决发展困难、摆脱发展困境,就有可能实现个体跨越发展与社会发展长足进步的双丰收。
所谓立人达人,立人也可以立己,达人也可以达己。人与人彼此成就,同理,人与社会也彼此成就。如今,社会发展瞬息万变,更需要个人顺应大潮,找准方向,才能如鱼得水,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
